“脱贫攻坚政策好,穿得好来吃得饱,贫困群众有低保,看病住院有报销,人到六十有养老,日子越过越得劲,这样的幸福哪里找……”一大早,阜阳界首市王集镇78岁的朱洪运就早早来到村民大礼堂,唱起了自编的快板,对他来说,今天真是个好日子,因为该村新时代红心艺术团正式挂牌成立了。
创建艺术团 为幸福生活“搭台子”
界首市王集镇朱大村红心艺术团成立
“创建文化艺术团是我第一天来到村里就有的想法,想了快4年,现在终于实现了。”据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同志介绍,2018年以前,该村并非如今的文明美丽乡村,村里的年轻人多数在外做生意或者打工,留下的老人、妇女、儿童居多。农闲时,大家无事可做,打牌喝酒成风,容易闹家庭矛盾、邻里纠纷,急需文化的滋养。
在他走遍了整个村以后,发现该村以前还是个有名的老文化村,有文化底子,啥能人都有,于是他把所有的文化能人全部统计上来,并鼓励他们主动站出来加入艺术团。艺术团队长赵金生难以掩饰激动之情:“七八个文艺队散了这么多年,没想到钱书记能把俺们组织在一起,重新捡起手艺,让传统艺术又活了起来。”“唱戏的”有了,下一步就要着手“搭台子”。
全方位发展 文化生活从无到全
界首市王集镇朱大村村民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舞蹈
功夫不负有心人,该艺术团人员从3人发展到30多人,乐器从无到有、从有到全,节目从唱豫剧、广场舞发展到舞蹈、杂技、魔术、歌曲、小品、戏剧等。在筹备过程中,该艺术团逐步积累了经验,除了自己排练节目外,还面向村民征集意见,按照群众需求“菜单式”开展活动,每周六固定演出,每台晚会都有鲜明的主题。凡有一技之长者,都可上台演出。
该艺术团的筹建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。该村村委会从集体经济收益中挤出2万多元用于购买音响设备,并专门腾出4间房子,用于艺术团的排练。该村帮扶单位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拨付1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修建舞台、采购音响器材、戏装道具。朱大村爱心人士和最美志愿者朱少起捐助1000元用于艺术团的开支。
有了文艺团 生活有滋又有味
界首市王集镇朱大村村民李秀兰表演唱大戏
扎起围裙上灶台是主妇,打扮一新上舞台是演员。“艺术团刚刚成立,虽然水平不高,但我们毕竟是土生土长的艺术团,是我们自己的艺术团,大家既是村民又是演员,我们把新农村的喜人变化和身边的好人好事,编成戏曲、快板、小品等奉献给群众,让身边人演身边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快乐,目的就是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真善美、传播正能量。”该村党总支负责同志介绍说。
艺术团不仅吸引了众多的表演爱好者,周边砖集、陶庙等兄弟乡镇的戏迷也纷纷报名加入,不论刮风下雨,他们都准时到排练室排练。该村村民赵凤英在市区为儿子带小孩,没时间集中排戏,就把剧本带到市区儿子家练习,通过视频对词。为了排练新戏,赵凤英对着视频,把戏词一字一字记下,再让儿子帮助打印出来,每周六让儿子准时把她送回村里参加演出。
“以前,人们有空就看电视、打麻将、干活累了就喝酒,现在音乐一响,脚痒的难受,每天不去跳一场,全身都不好过,自从开始跳起舞,杜绝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现在身体也比以前好多了,还认识了很多老姐妹,大家互相关心和帮助,邻里吵架斗气的少了,社会风气也明显好转了。”说起这些,陈丽丽感触至深。
“通过打造艺术团,我们可以挖掘、培育本土文艺人才,培养人才队伍,形成常态化的文艺演出机制,实现群众演、演群众,满足群众文化需求。”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桑起介绍,艺术团的一步步发展体现了从“送文化”到“种文化”的转变,让老百姓从“要我参加”变成“我要参加”,使乡村艺术团真正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活水源头。
(实习编辑 郑姝昕 杨婉晴)